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人们说起深圳,经常说“深圳以前是一个小渔村”,没错,深圳是在小渔村上建立起来的。
我到了深圳后,发现深圳还是蛮大的,是在以前宝安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,远不只一个小渔村。有人说“深圳原是一个小渔村”,我说:“不只,深圳至少有十几个小渔村”。但“一个”与“十几个”,又有什么差别呢?还是小渔村嘛 底气还是不足。
大鹏所城

直到我游了深圳的几个古城、古村、古墟之后,特别是游了大鹏所城之后,我发现深圳还真不只是几个小渔村这么简单,大鹏所城说明深圳很早以前就是有“城”的,这也是深圳为什么称作“鹏城”的原因了。
大鹏所城南城门



所城依山而建

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大鹏区,至今保存了明清时期的格局、规模和建筑风格,现存东、南、西3个城门及东北约300米古城墙基址。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、东门街、十字街和正街等,由官衙、兵营、粮仓、商铺、居居等组成,特别是几位将军第,让人大开眼界。
所城青灰色的屋顶



所城街道

600多年前,大明王朝建立卫所制度,在大鹏岛建立了“大鹏千户所城”,巩固海防,抵御倭寇,缉捕海盗。大鹏所城成为重要的南海海防前哨。按大明5600人一卫,1126人一所的建制,大鹏所城当时就有1000多人,治下军民亦兵亦农,这里已形成了街区。
所城街区

清朝早期也延续了明朝的卫所海防制度,大鹏所城仍然是千户所城,到了清朝中晚期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,为防倭寇海盗侵扰,曾一度将南海、东海海岸边民后撤50里,导致边境荒芜,大鹏所城虽然没有裁撤,但受到较大影响。清嘉庆年间,水陆区分防卫,广东增设水师提督,驻虎门,设五营,大鹏为外海水师营,设参将一员,兵额八百名。之后营升为协,兵员约2000人。大鹏水师管理大鹏海域(现包括深圳、香港一带)海防。
十字街

大鹏所城一直担负着深港地区的海防安全,多次抵御和抗击了葡萄牙、倭寇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,是明清时期反抗外侮、捍卫主权的主要海防堡垒之一。
将军第

大鹏所城有赖恩爵将军第和刘起龙将军第等将军宅第,气势非凡。还有天后宫,学堂等。城内的粮仓,现在成为了大鹏古城博物馆,成为展示历史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。
参观的游客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捷回复: 【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深圳家|家在深圳论坛-深圳城事生活社区-心安处即故乡

深圳家,宏跃创智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- 爱家,爱生活,心安处即故乡。

Copyright © 2001-2213 Comsenz Inc. 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宏跃创智 X3.4

快速
发帖
快速
回复
返回
列表
返回
顶部